首页 关于我们 江湖动态 武学讲堂 视频中心 影像记录 联系方式 留言

News / 江湖动态

尊师重道,团结互爱,方可永传
网站图片文字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征询本站管理员同意方可!

马派螳螂拳传承人---王希顺

分类: 站内新闻 | 日期:2021-10-15 14:47:25 |评论:0 |阅读:

技击训练是武术实践必不可少的部分,没有攻防的武术,就不能称之为武术,习武不是为了打,但又不能不懂打,不会打。为了培养实战能力,必须学习和掌握技击理论及技击的运动规律。

马派螳螂拳传承人---王希顺

        王希顺1958年从师马汉清先生,1962年拜师入门,是北京螳螂拳名家马汉清先生首批入室大弟子。王希顺先生一九四二年出生在北京,五八年开始习武,先后从师著名武术家马汉清先生和常振芳先生,学习太极梅花螳螂拳,六合螳螂拳、罗汉拳、弹腿、少林长拳、查拳、吴式太极拳和国家规定武术套路。七十年代在山西晋东南任武术总教练,现任北京武协委员,北京螳螂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御螳螂”地坛培训中心总教练,北京“御螳螂”页川搏击馆总教练,并兼任上合组织驻中国秘书处武术教练。首批武术段位六段。二OO五年应邀到阿塞拜疆任国家武术总教练。


                          ​            
                                 马汉清先生               1962年与恩师马汉清先生师徒合影留念

                         谨遵师训让马派螳螂拳发扬光大
       王希顺有幸结识马汉清恩师是在一九五八年,当时正值华北718厂体协组建武术队,他被选为首批队员,马先生当时任武术队总教练,两年后正式成为马先生的首批入室弟子。拜师授谱,正式跟随师父练武。马汉清先生对弟子要求极为严格,强调学武必须先学做人,提倡尚武崇德精神,平时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要求,经常学习“弟子规”,用以规范徒弟的言行,练功之后要求练习书法用以修心养性,在他的苦心培育下,弟子们进步很快。当时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我们饿着肚子练功,在师父的鼓励下没有一个弟子掉队的,每天训练强度很大,必须按时完成规定的训练科目,我向师父相继学习了太极梅花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吴氏太极拳、罗汉拳、少林、查拳和全部的国家规定套路。通过几年的苦练。武功得到师父的认可,师父要他专攻螳螂拳,说螳螂拳技击性强,出手巧妙,既有竞技性、观赏性,又能健体养生,并推荐我拜常振芳先生为师学习查拳,进一步深造,马先生要求我一定要做到广览博学、博采众长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能文能武的有用之材。




                           著名武术家常振方先生                          
1972年著名武术家、大师兄张文广先生合影
(右起第三位为张文广先生、第四位为王希顺先生)


   第二排左一司鸣(教练)、左二王希顺(总教练)左四侯双孝(体委主任)左五朱计全(教练)左六师景旺(教练)1972年晋东南武术队部分人员。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被聘到山西晋东南地区任武术总教练,并开始传授马派螳螂拳及各种拳法。山西是武术运动开展很普遍的地方,拳师众多,有很多机会进行武术交流,经常相互较技,切磋武艺,由于螳螂拳的实用性很高,所以在那里我从未失过手,充分体现出螳螂拳在实用方面的优越性。我每一次较技回京都要到恩师家汇报在外与人交流的情况,每次都能得到恩师耐心的指点,倾听我与对手切磋武功时的一招一式,并逐一进行分析指导,使我的技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师父再三叮嘱,让我不要产生傲气,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输赢是小事,是暂时的,而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是大事,能把其它门派的优点长处学到自己的身上是最重要的。和人交手,我从未与人结怨,遵循师训,以武会友结识了很多武林好友,他们对我的成就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有杨式太极拳传人王木生、杨振锋先生,大成拳第二代传人刘龙先生,形意八极名家师景旺先生,太极名家李守义先生,程派八卦传人牛计全先生,还有候双孝、孙淘气、李守义、栗志军等先生,我们都成为好友、忘年交,在他们的身上我也学到了更多的可贵东西。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恩师不断给予的指导,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收获,功夫有了很大的提高。



       回京后担任北京螳螂拳研究会总教练和北京枫叶武馆馆长和散打教练职务。


    二〇〇五年应邀到阿塞拜疆,任阿塞拜疆国家武术总教练和全国武术比赛总裁判长。


  现任上合组织北京秘书处武术教练。我的每一步成长都蕴含着恩师辛勤的培育,这是我终身难忘的。



   为了更好的弘扬、传承马派螳螂拳,我于二00五年正式创建了北京马派螳螂拳“御螳螂”武术培训中心,全面系统的教授马派螳螂拳,到目前已有60多名入室弟子和近千名学员。其成员最小6、7岁,最大的有年过70 的老年人,通过几年来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全民健身、传承国粹、弘扬武学、丰富武术资源做出了一些微薄的贡献。



 
  几年来“御螳螂”武术培训中心积极参加了各种武术比赛活动。弟子和学员共参加各类国内、国际比赛60余次,获得金牌第一名人员有20余人,银牌第二名30余人,铜牌第三名20余人,能排上名次的有近百余人。“御螳螂”武术培训中心成立的宗旨是继承恩师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对习武者不分阶层、不限文化、不限年龄,只要热爱武术运动,身心健康、愿意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都可被接收为学员,对能自觉维护集体利益,有团结互助精神,刻苦练功,道德品质好且成绩显著者可收纳为入门弟子。“御螳螂”武术培训中心在社会上已享有较好的口碑和声誉。



     严嘉易在2014年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中,获男子B组 象形拳和传统长器械两项第一名。

  “御螳螂”武术培训中心对学员和弟子经常强调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注重武德教育,强调要做到:“五不交”即对违法乱纪者不交、对举止行为不端者不交、对不忠不孝者不交、对见利忘义者不交、对畏强凌弱者不交;“八不打”即技击时对对方的要害部位致残、致命处不打,交流武艺时做到点到为止;“十不可”即不可轻师、不可忘义、不可逞斗、不可欺人、不可酗酒、不可吸烟、不可赌博、不可戏色、不可炫耀、不可无礼。对违反规章制度、又屡教不改者坚决劝退,对败坏师门名声的入室弟子一律清除,确保“御螳螂”这个集体的纯洁性,使其健康发展。
                           


  中国武术对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重视的,常言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对于弟子的训练我们要求是很严格的。各门派的基本功各有不同。马派螳螂拳的基本功有内外功之分,常言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马派螳螂拳的内功是以“意气”为君的训练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对意、气、力的练习,称为内三合;外功主要是为了强筋壮骨,包括各种拳法、掌法、肘法、身法的练习和闪展腾挪,跌扑翻滚等方法的训练,提高习武者的身体协调能力,称之为外三合。内三合与外三合有机协调、配合称之“六合”,达到能够瞬间整合自己的内外三合之力,意与气与力与形的协调配合,才能动起来如行云流水、刚中有柔,柔中寓刚,克敌制胜。一个习武者具备以上水准打出来的武术套路才能具备技击实用性、观赏竞技性、养生健身于一体。但这是需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才能有所收获。多年来“御螳螂”武术培训中心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们秉承恩师“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和“贵在坚持”的武学理念,勤学苦练,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无论严寒酷暑,风天雨天,从不间断训练。


  通过长期的训练我们把先师传授的各种功法进行了系统整理汇编成序,整理出以马派螳螂拳为代表的三十六功法。前十二个动作为内功练习法,主要是对意气力的练习,称之为“精、神、气、力、功”的训练,其中有“四桩”:1.元神桩2.技击桩3.马步桩4.伏虎桩;“八意”:1.横推八匹马2.倒拽九牛回3.力举千斤顶4.降龙伏虎式5.螳螂扑蝉6.太极两仪7.风云合会8.金龙缠柱;后二十四个动作为外功练习法,主要是“手、眼、身法、步”的训练,使之形体高度协调,有“八捶”:1.流星赶月2.霸王推舟3.二郎担山4.弯弓射雕5.湘子摘豆6.童子劈柴7.黄龙摆尾8.双龙出洞; “八肘”:1.海瑞背纤2.排山倒海3.直捣天庭4.左右阴阳5.泰山压顶6.斗转星移7.力挽狂澜8.永定乾坤;“八掌”:1.力劈华山2.罗汉伏虎3.横扫千军4.僧闭山门5.铺天盖地6.撒豆成兵7.灵猫扑鼠8.天王降魔; 以上三十六功法是我们每天练习的必修课,对提高武术水平和强身健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去基本功,武术套路也具有其重要的意义。一套好的武术套路能鲜明地展现各门派的武术风格特点,它是各门派向外界展示和宣传的一个窗口。武术的套路也是为了方便记忆,把本门派的各种手法、腿法、身法、攻防招式等内容科学地编排链接而成的,它能让人们了解、欣赏各门派武术套路的技击特点和艺术水平,是向外界亮出自己门派的一张名片。马派螳螂拳的套路就是形体、精神、劲法、耐力整体协调的集中表现。在构思、布局结构、身法、步法、劲法、击法等多方面都做了科学严谨的结合和美妙的连接,既有技击性,又有观赏性,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马派螳螂拳在各个套路中的手法有:勾、搂、刁、捋、崩、砸、掛、劈、粘、粘、贴、靠、闪躜、腾挪;步法有:弓步、侧弓步、马步、弓马步、虚步、歇步、扑步、猴步、丁步、小登山步、四六步、玉环步、转步、插步、垫步、挫步、滑步、拖步、七星步、跳步、闪步、寒鸡步;肘法有:顶肘、定心肘、排肋肘、朝天肘、捵肘、叠肘、压肘、歪樑肘、帮肘、弥肘、格肘、滚龙肘;腿(脚)法有:劈腿、缠丝腿、蹬腿、弹腿、里斧刃,鸳鸯腿、二起脚、旋风脚、回马脚、摆莲脚、箭弹、里合腿、扫堂腿;身法有:进身、闪身、转身、翻身、侧身、摆身、起身、扑身等不同的攻守方法。鲜明体现“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要求,每套拳的构思巧妙、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每套拳中的身法、步法、劲法、击法都巧妙有机的结合,表演者感到协调劲顺、观看者感到舒服惬意;每套拳脚都是一首诗一部旋律美妙的交响乐。如何能很好地完成每套拳,我们的感悟是:一呼吸自然气沉丹田;二放松沉静;三象形取意;四功架规范,招式清晰;五动作连贯,步伐流畅;六劲法活顺、刚柔相济;七节奏鲜明、快慢有序;八松紧自如,动作舒展。
                            


                         王希顺(页川)先生动作照
   螳螂拳的流派众多,套路近百,演练风格各有不同,在套路演练方面易出现两个偏向,有的过于追求花俏,动作张扬做作,华而不实;有的又过于呆板生硬,动作拘谨,缺乏灵活机敏勇猛善变的灵气,这样都不能充分地表现出螳螂那种惟妙惟肖活泼机警的本性。马先生认为螳螂拳虽是象形拳,它不但要形似,更主要的是要神似。所以马派螳螂拳在套路演练时要求形象要美,神态要庄重淡定,形态要端庄大气,松沉自然,内外协调,劲法和顺。动作连贯,做到形断力不断,力断意不断,演练起来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传承的武术套路是有它一定的权威性,但它也和世上其它万物一样,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但在改进某个套路时一定要在原有套路风格特点不改变的前提下,引进溶入合理的内容和创新。如果把原拳种套路的风格特点改变了,那就是失败,就会使原来的套路畸形变味,就是“四不像”,其创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御螳螂”武术培训中心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在保持原有马派螳螂拳套路风格特点不变的原则下,增补和组合了新的动作,如传统的螳螂拳套路有“螳螂不回窝”之说,在场地这边起势,场地另一边收势;有的老套路动作少,时间短不足一分钟,这就与当前武术比赛和表演相悖,于是我们在原套路的基础上增补了一些新动作,这样既合乎比赛的统一要求,又增强了比赛套路的观赏性、竞技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武术界和比赛裁判的好评。在近几年参加国内外的武术比赛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马派螳螂拳 “御螳螂” 代表中国传统武术 受邀出席 AKF MMA
  技击训练是武术实践必不可少的部分,没有攻防的武术,就不能称之为武术,习武不是为了打,但又不能不懂打,不会打。为了培养实战能力,必须学习和掌握技击理论及技击的运动规律。没有扎实的武术基本功,不能熟练掌握武术的套路,要学好武术的技击,拥有精湛的实战技术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中国武术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世上万物无处不阴阳,天地间离不开五行的相生制化。武术中的攻防也离不开阴阳五行的理论。如攻与防、刚与柔、进与退、虚与实、上与下、左与右等等,独阴而不生,独阳而不长,技击中要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要经过专门的科学训练,要经过反复的交手实战,才能逐步做到随机应变,得心应手。马派螳螂拳十分讲究手法与劲法、招式与劲力的巧妙配合。螳螂拳技击实战中讲究“八刚十二柔”,马派螳螂拳对习练者的精神意识上的要求更加严格,八刚者威武不屈,勇不可挡,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劈硬砸;十二柔者为迎风抖条、缠绕不息、溪水侵沙、无孔不入。又如见刚急偷手等十二柔中入手的方法,不招不架以柔化而见长的手法;十二路破法以鳌鱼侧身鸳鸯脚等是以准狠疾巧灵变而著称的打法。若身至重围时就要把各种技法溶为一体,阴阳相合、刚柔相济、攻防结合的“四方八面捶”,八卦穿游九宫之法方可凑效,归纳起来就是“顺活、刚柔、化”五个字,这五个字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生克制化,十分巧妙。



  在恩师的指点下,并通过多年的实践,对马派螳螂拳技击特点的感悟总结为“四大理念”和“十大要领”。四大理念:一是以快打慢,二是以力降弱,三是以智胜愚,四是以变制呆;十大要领:一是坚定信心,二是制定策略,三是敏捷快速,四是伺机强攻,五是沉着冷静,六是灵活多变,七是把握时机,八是见缝插针,九是保持姿势,十是劲力顺活。要做到有攻有防,有进有退,有实有虚,要善用其刚,善用其柔。刚能破柔说明刚能善用其刚而柔未能善用其柔,它柔能克刚说明柔能善用其柔而刚未能善用其刚之故也。总之还是要刚柔相济,灵活应变,有勇有谋才能无往而不胜。通过几十年对武术的研究体会使我真正认识到中国武术不愧称之为我们的国粹,民族的瑰宝,练习武术对练习者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够滋养正气,壮养胆识,培养自信,修养心性,颐养年寿。这些益处都是其它运动所不及的。
   先师在武术习练方面对我的培养与教诲永世不忘,他非常强调武术交流是提高武术水平的最好形式,但也再三强调切磋武功一定要讲究武德不可出手伤人,不可与人结怨。交手要松紧有度,要互相取长补短,要认真总结经验,为传承和发展马派螳螂拳多做贡献。


            王希顺以马汉清大弟子身份参加北京螳螂拳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
  王希师表示现在虽然年事已高,是一个已过七旬的老人了,决心在有生之年贡献余热,把马派螳螂拳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武术爱好者,让更多的人热爱马派螳螂拳,让马派螳螂拳发扬光大。
   以上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武林同仁和广大武术爱好者提出批评和指正。详情请关注北京御螳螂。
 



关键词: 马派螳螂拳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