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江湖动态 武学讲堂 视频中心 影像记录 联系方式 留言

News / 江湖动态

尊师重道,团结互爱,方可永传
网站图片文字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征询本站管理员同意方可!

浅论传统武术套路的传承与发展

分类: 业界新闻 | 日期:2021-08-17 16:04:36 |评论:0 |阅读:

在远离冷兵器和农耕时代的当代背景下,如何使武术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生生不息,我们认为必须遵循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继承的基本原则。

浅论传统武术套路的传承与发展
       历史悠久的中国武术,正在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吸引着世人的广泛广泛关注。传统武术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进化、发展和创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些套路习练者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乐道于自己是所谓“真传”,满足于对“原版”的肖似,未免显得有些陈旧,缺乏生命力。在远离冷兵器和农耕时代的当代背景下,如何使武术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生生不息,我们认为必须遵循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继承的基本原则。
       对继承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就是在突出武术套路最本源和最内核的问题上提供帮助。所谓继承就是要始终突出武术套路动作技击含义的本质特征不放松;要始终保持各个不同拳种的动作规格、风格特点不走样;要始终恒守功夫深浅作为衡量标志的重要因素不放弃;要始终兼顾武术文化的内涵不衰退。
       所谓发展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任务,使单个动作的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厚实,使套路动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动作的演练技巧更加出神入化,使参加锻炼的人口有较大的提升,使武术套路的功能随着社会的需要更加多元化。
 
武术套路继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淡化了技击含义的本质特征
       技击才是武术的本质。武术套路技击含义的这个本质特征,不但是安身立命的根基,而且是武术套路的灵魂。武术竞赛套路产生之前,武术前辈在创编、传授武术套路时,始终恪守动作必须直接或间接表达技击含义的原则,尽量规避没有技击含义的动作。无论是动作的手眼身法步还是精神气力功,“四击”“八法”等等,都要表现出每一个动作完美的技击方法和技击意识,除了教会学生的动作之外,还要通过“说招”“拆招”和“散手”来强化动作的技击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武术套路动作反映技击含义的需求越来越少,竞技武术出现以后,特别是在长拳领域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取得成绩,过多地注重竞赛得分元素的训练和提高,而忽视了武术套路动作应该表达技击含义的本质特征。一些明显没有技击含义的非武术动作编进了长拳竞赛套路。虽然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动作表现潇洒、飘逸、有气势,但是反映的是一种缺乏技击灵魂的肢体动作。
 
2 忽视了专项能力的武术功夫
        武术的高低不仅仅在于打斗时的输赢,不等于现代搏击这种“为打而打”的“功夫”,但武术又必然包含这种“功夫”在内。所以。武术功夫这一通俗的说法对于武术套路来说,是反映武术套路运动员动作表现技击含义的强弱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反映是否坚持武术传统、武术真实的专有名词。
        武术功夫这个概念是指武术套路运动员,通过专项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来的专项运动能力。专项动作的数量是指各种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跳跃、平衡等技术体系的动作,在套路中出现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专项动作的质量是指动作符合技击含义,符合本人所练拳种的规格、特点、身法、劲力、节奏等方面要求的准确性和完美性。
        有些人觉得这些传统套路难度不高,变化也不复杂,花一、二个小时就可以拿卜一套,过后按自己的理解去练下来,也算学会了。然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学懂,仅仅满足于学个套路的样子,常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劲力上欠体会,许多方法也难麦达清楚。正如临幕书法家的字一样,表面上可以学到点划,而内在的笔力和神韵是难以一下子学到的。

3 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成为传统武术向前发展的严重障碍
        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了今天,传统武术得到迅速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思想,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仍然需要我们去面对,
        在我国传统武术的各大门派中,受狭隘的山头主义的影响及其局部利益的驱使,有的门派对内拉帮结伙,对外妄自尊大,排除异己。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这种门派主义,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严重阻碍了传统武术发展的进程。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其固步自封,其保守性与排它性的制约,使得在学习继承传统武术套路时,会有一种倾向:谁要在学习之后改动一招一式,或者有所发挥,就要被贬低为“不规矩”、“四不像”,不能称为“传统”。
        何谓“传统”?其实,我们的套路,由古到今,哪一代不是在发展变化?就螳螂拳来说,以马派螳螂拳为例,尽管和其他分枝表演的是同一套拳,不但动作上不尽相同,技术风格上也各有其昧,哪一家算正确、哪一家不算传统呢?如果要追求“真传”、“原版”,就只能去继承远古时代的原始套路了,武术也就无所谓继承发展,只能是倒退。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挖掘较为古稀的套路,仍有它的价值的。・
        一个导演或演员在接到剧本后,并不是照本宣科地作翻版,需要进行再创造,使之表现的更为生动感人。我们传统套路又何偿不可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允许传人去发挥自己的才智、进行再创造呢?一个书法家在继承中能咚采众家之长而独树一格,武术运动员何尝又不可在保留本拳种风格基础上,吸取别家之长,有所发展呢?
        如果只求肖似,还要画家干什么?摄影不是全可代劳了吗?
        其实,一切套路的发展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吸取和创造。
        当然,我们主张发展创造,并不提倡生搬硬套,搞大杂烩,胡编滥造从来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不能称之创造。无论创造也好、吸取也好,都应以不失原拳种的基本风格,不有损于原拳种套路中的一些精华为原则,否则就是舍本求末。
 
完善武术套路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
        虽然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家体委的领导在关于武术工作的讲话中,针对武术套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高、难、美、 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提倡武术套路动作的规格、质量、 水平要“高”,动作中尤其难度动作要“难”,动作、神形、服装器 械等要“美”,技术动作发展要“新”。由于当时没有对这个技术发展方向的含义进行准确的界定,因此,产生了理解上的 一些偏差,认为“高、难”导致误入到“体操化”的歧途,“美、新” 导致误入到“艺术化”的歧途,“高、难、美、新”的这个技术发展方向偏离了武术的本质特征。如有学者提出“竞技武术套路的 ‘难美化’ 发展虽适应了现代体育的竞赛体制,却失去了观众”。
        随着实践的深入并针对武术套路现实存在的问题,武术套路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应该在原来高、难、美、新这四个字的基础上,在“高”的前面增 加“强”,在“新”的后面增加“深”。这样,武术套路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就变成了“强、高、难、美、新、深”六个字,并对这六个字的内涵进行准确地界定和简要地阐述。
        “强”是指动作技击含义强。虽然动作的技击含义是武术套路的本质和灵魂,但是在以前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因此,武术套路动作的编排和演练很容易淡化武术的本质特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把动作有没有技击含义作为编排动作的门槛和评价标准的依据。例如长拳和器械中的一些走步、击响、拍地、点棍、 摔棍、等等,一些技击含义不强的动作进行必要的限制,就能最大程度地突出本质特征,回归武术真实,强化武术灵魂。
        “高”是指动作规格质量高。动作规格是武术运动模式的基础,武术动作规格分为“型”和“法”两个方面的内容,武术之“型”应与武术之“法”合而为一、相辅相成。“型”的动作有相对固定的形态,“法”的动作形态不但在活动中完成而且变化较大,原来的动作规格要求局限在“型” 的动作上。然而“法” 的动作是技击方法的直接表现形式,由于对“法”的动作缺乏动作规格的约束,技击方法的表达越来越脱离实际。因此,动作规格质量高应该增加“法”的内容,将手法、腿法、劲力、各种器械的方法,制定出“法”的动作规格要求,迫使运动员在演练的过程中,准确表达出不同动作的技击方法和意识,把“法”的动作纳入到“动作规格质量高”的考量范畴。
        “难”是指动作组织结构难。动作组织结构难包括单个动作的组织结构和动作之间的组织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武术套路单个动作难度和组合动作难度相比较,组合难度更能体现武术的本质特征和武术的技术传统。现在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只有单个难度动作的内容与标准,而没有组合难度的内容与标准,如果制定出动作组合难度的内容与标准,使单个动作难度和组合动作难度都作为评分的具体内容。这样,不但会改变武术套路动作类同空洞的现象,而且更能够体现运动员武术技术水平的孰高孰低。
        “美”是指动作演练技巧美。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武术套路的肢体运动不但要表现出动作的技击含义,而且要承载与技击含义相符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现象。武术套路中动作的技击含义虽不能用真打实摔的标准来衡量,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可以用具有技击含义的身体姿势来表达。在造型艺术中,艺术家们常常把刻意擒捉的富有表现力的一瞬间,称之为“黄金之点”,它能引起观众心理中的“黄金之点”。武术尽管是体育的范畴,但有它表演的一面,也不能不涉及观众心理上的美学要求。当然武术套路要求的是一种技击形式的健美,但是就-个套路来说,仍应有它的高潮或精华。形端、味正、意真、神聚、力达、韵好的这些“美感”都需要肢体动作的演练来体现,然而演练技巧不到位,这种“美感”也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可见,简单地堆砌难度或动作,并不能成为好套路。
        “新”是指动作呈现风格新。如同文豪作家一般,他们的行文之风犹如文人之魂,凡有大家者,必有其独到的风格。武术套路运动也是一样,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技术风格是表现技术水平的最高境界,需要精准的技术和醇厚的功夫来支撑。风格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在目前武术套路比赛场千篇一律、百人一面的情况下,为了提倡百花齐放并促进技术水平向顶峰登攀,运动员必须认真钻研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技术风格。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时的一批老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演练风格。例如:上海张福云长拳的弧形步轻灵飘逸的风格;辽宁徐其成刀术跳跃接插步翻身灵活敏捷的风格;山东王常凯双钩腕花前踢腿接虚步快速轻灵、干净利落、周正稳固的风格;都给人们留下了耳目一新 的强烈印象。
        “深”是指动作反映功夫深。通过运动员的演练反映出来的武术功夫,是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技术体系、运动规律所决定的,是坚持武术传统、武术真实、武术灵魂的具体体现,是运动员训练表现专项能力和技术水平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所以,“武术的功夫是通过专项技术动作的数量和动作完成的质量表现出来的结果”的论断是毫无疑问的。在原有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四个字之前,增加动作技击含义强的一个“强”字,起到了保证武术套路动作必须遵循本质规律的作用。在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四个字之后,增加动作反映武术功夫深的一个“深”字,起到了武术套路继承发展恪守武术灵魂、体现武术真实、坚持武术传统的作用。

结语
        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文化的民族性从来都是一个开放、变化发展和革新的动态过程和动态的概念,宛如黄河和长江,源远流长,奔流不息。传统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文化并在中华文化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大量汲取了中华文化的营养,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是一个不断的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的过程。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武术财富,我们应当继承,然而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毕竟时代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其实就我国传统而言,继承和创新,从来就是以创新为重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古训所强调的不外乎一个新字。在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同样要在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只有坚持传承与发展,继承与适应,才能不断推动武术发展,实现武术大繁荣。
 
【注】文章引用 曾帅 田梦瑶 曾于久 龙行年 邱丕相 诸位老师的专著,在此一并感谢。


关键词: 传统套路 继承 发扬
相关文章
收藏